找到相关内容630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宗教学研究概论

    中国僧人的著作自创。净土宗的创始人是法然(1133—1212),以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为正依,也尊崇中国僧人昙鸾、道绰、善导的相关著作。把其他宗派称之是“难行道”,提倡专念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15385415.html
  • 于僧最高 于山最古——慧远·净土宗

      于僧最高 于山最古——慧远·净土宗   唐初高僧善导从道绰学净土教义,在长安光明寺传教,创立佛教宗派——净土宗。该宗以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和世亲《往生论》为依据,专念“阿弥陀佛”名号,以期“往生”西方“净土”(极乐世界),故名净土宗,又称莲宗。由于其修行方法简便易行,所以中唐以后,曾广泛流行。9世纪间,传入日本,日僧法然依善导《观无量寿经疏》确立净土教义,遂开日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583985892.html
  • 肃然起敬话“远公”

    他放弃繁琐的念经礼佛,提出“口念弥陀,心注西方,坐禅修定,息心忘知”十六字真言,代替念经礼佛,用简单方法修行,从而使佛教普及化、大众化,使佛教由上层人士传入普通平民。至今,国内及日本、韩国仍有众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584385899.html
  • 唐代僧侣及其活动

    之都市,热心教化,其思想中之末法思想,流传不尽。如一闻法者,自柳树舍身而往生,长安屠儿翻逆心而归依,皆足证明其民众教化之热烈。彼曾写《弥陀经》数万卷,画《净土变》三百余幅以示道俗,即以显极乐庄严之经,...

    小笠原宣秀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72386988.html
  • 观音传说 (上)

    》第六十八卷、《悲华经》、《地藏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卷上、《无量寿经》卷下,以及《观无量寿经》等;在密教方面则有《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》、《陀罗尼集经》、《一切功德庄严王经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63988661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四乘法门

    就是:圆觉真性,一真法界,本来面目,真如实相,法界体性智,自心现量,究竟坚固,如来藏心,实相般若,常乐我净,本有自我,寂灭最乐,自性弥陀,常住真心,大光明藏,法身本心,无生法忍,无余涅槃,毗卢遮那。 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089254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3)

    此若能得道,则猿猴亦当得道,所谓念佛坐禅者,师家以来并不实参,曾未梦见佛法,以痴福根,认作主人,或虽从事规矩坐禅,而未得示一事,乃请弥陀、观音、文殊、弥勒等以为本尊,于坐中默念其名,或念其咒,谓依其力...十方世界皆是净土,西方净土是依报净土,阿弥陀佛是依报弥陀,常寂光净土是正报净土,本来佛性是自性弥陀。”   9.居士问师:“我们学佛修行的宗旨,是在离苦得乐,我参禅用功,是参玄关一窍,玄关一窍的修法,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58.html
  • 武夷山志——佛教篇

    武夷山风景区内立足,先后在碧石岩、虎啸岩、慧苑、竹窠、弥陀岩、天心岩等地修建佛寺,聚集若干颇有造诣的高僧。如清代著名画僧原济(石涛)就曾入武夷山;黄道周的门人卢寿宗也在武夷山出家,法号超位,与师兄明觉均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2224389674.html
  • 浙江寺观藏书考

    永明禅师名延寿,号抱一子,曾在寺内的宗镜堂编纂了一部很有名的《宗镜录》一百卷,声被异国,高丽王常曾遣使校书问道,执弟子礼。据闻其曾亲手印制过《弥陀塔图》十四万本,并主持印制《二十四应观音像》二万本于...

    刘杭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3490752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阿閦佛国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,对佛教共传的声闻大弟子,予以相当的尊重;菩萨的般若波罗蜜,还是由声闻弟子们宣说的。虽称叹大乘胜过二乘,但并没有呵斥声闻。这是“大乘佛法”初兴,从固有“佛法”中传出的情形。等到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